供应端近期,随着春节临近,产地部分民营煤矿开始陆续放假,开工小幅下行,截至目前,榆林地区煤矿开工率为47%,周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,鄂尔多斯地区煤矿开工率为82%,周环比下降5个百分点。
这也在很大程度上,支撑了港口市场,现货价格保持坚挺。市场观望情绪浓厚,沿海地区用户询盘采购积极性不高,仅有少量刚需询盘,但多有压价心理;贸易商情绪一般,出货仍有压力。
主要原因如下:一、当时环渤海港口和电厂的库存过高,即使出现交通受阻拉运不畅现象后,下游积极消耗高库存,没有出现恐慌采购现象,而环渤海港口受持续封航影响,存煤迅速攀高至2854万吨。但是,市场并非完全悲观,随着贸易商手中的市场煤抛出,倒挂原因,后续不愿继续发运,环渤海港口市场煤减少。据了解,建材行业大都安排在15日左右停机放假,而化工等行业放假时间大都选择在一月底。此外,今年春节偏晚,距工业企业停产放假尚有一段时间,叠加冬储预期存在,电厂后续仍有采购计划。而电厂消耗较快,且后续仍有需求,部分电厂选择在元旦过后抢运,叠加用户和贸易商提前抄底囤货。
即将进入冬季后半程,天气预报显示,1月6至8日,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,中东部降温较为明显,预计取暖负荷不弱。本周,尽管报价上调,但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仍显僵持,市场成交活跃度不高。二季度,市场表现为强预期、弱兑现,期待钢铁行业金三银四能够带来需求转机,却在两会之后,煤矿生产快速恢复、进口煤陆续到位、钢厂去库等因素影响下,焦煤价格失去支撑缓步下行。
2023年1-11进口炼焦煤总量为9063.22万吨,同比增长57.97%,其中蒙俄两国进口占比78.5%;2024年1月1日开始恢复煤炭进口关税。焦煤价格上有压力,下有支撑的区间运行,价格中枢围绕1900-2400元之间,相比2023年中枢略有上移。近年来,东南亚经济发展较快,特别是印度对焦煤的需求以及印尼新建焦化厂投产,将大量进口澳洲焦煤,分流了澳洲焦煤到中国的压力。5月底6月初焦煤跌至1620元,也是全年低点。
四季度,主要问题在供给端,煤矿事故频发,特别焦煤产区大矿,安全事故不断重复发生,国家安检部门进驻山西矿区,安全检查趋紧,部分煤矿停产,不同阶段陆续有1800万吨-3000万吨产能受到抑制,由于资源偏紧,焦煤价格年末强劲翘尾。反之焦煤上涨的速率和幅度,电煤市场望而兴叹。
比如: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带来的需求减弱,煤矿安全事故影响产量造成的非正常紧缺,地缘政治关系影响进口煤的量能变化等因素,都会对市场供需产生一定变数。极寒天气下,电煤价格未见大涨反而有所回落,往年的行情大相径庭。其中焦煤矿井煤原煤产量约12.2亿吨,同比增加2.6%,占煤炭总产量的29%。高速的扩张超能力开采,造成采掘比失调、安全投入不足、瓦斯老空水释放不到位等极大的隐患。
2023焦煤市场在下游需求不稳、煤矿事故频发、进口焦煤大幅增加等因素的作用下,全年呈现V字反转,即一季平稳、二季下跌、三季反弹、四季翘尾。焦煤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,国内产量和进口量都难以大幅突破,不排除个别时段价格短期突破压力线,供应紧张的可能。2023年1-11月份全国焦炭产量45040万吨,同比增3.3%。三季度,经过二季度的焦煤持续下跌,配焦煤价格已经不如卖电煤划算,包括陕西延长、山东等地受到气煤向电煤转移的影响,焦炉入炉煤资源量减少,引发了资源匹配失调,后期在铁水持续保持日产240万吨高位的情况下,焦煤市场走出低迷开始反弹,期间焦煤价格1900-2200元。
三是,焦煤进口格局已形成,蒙煤+俄煤成为主基调。CCTD2024年1月3日秦皇岛5500大卡电煤932元,比2023年11月10日的1035元低103元。
与电煤库存高企不同的是,黑色系煤焦钢产业链的原料库存,始终处于低位运行,这也是造成价格波动的因素。最近沿海电库存有所下降,据CCTD监测,沿海八省电煤库存近一个月下降200万吨至3300万吨左右。
我国炼焦煤的进口已形成蒙煤+俄煤的格局,仍然在2024年得到延续。按照自贸协定,来自澳大利亚,东盟的进口煤继续实行0关税,其他国家的进口煤实行最惠国税率。二是,东南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,焦煤需求增加,分流了澳煤流向。焦煤价格也支撑了焦炭市场的成本高位。由于钢铁生产需求总体不足,焦炭涨价的动力主要是焦煤的成本推动性上涨。与电煤不同的是,新能源装机总量(光伏、风能等)已经高于火电装机,电煤需求可能会不及预期。
应该说焦煤占比保持在比往年略低的水平,但焦煤矿井加上开采难度大,老旧矿井多,开采成本增加,煤质劣化等原因,精煤的洗出率较低,洗出率平均45%以下,精煤增产难度较大。随着瓦日线的年运量达到2.3亿吨以上,新开通和(顺)黄(骅)线,或许运输瓶颈将不断被打破,用户也不再为增加库存而去多存煤。
在外压趋缓,内能蓄势的情况下,2024年的宏观主旋律是经济逐步恢复、活力再现,经济活力将在美元走弱和政策加码的前提下得到更好释放,经济增长逐渐回归常态。焦煤库存12天左右,往年保持冬季库存在20天以上的危机感荡然无存。
无烟煤、炼焦煤、褐煤关税3%,动力煤6%;炼焦煤成本将拉高平均50元左右,有可能导致焦煤进口增量放缓。更多的来自非市场因素的扰动,如两会后的复产加快造成的短时宽松、环保治理的限产带来的需求下降、煤矿事故的瞒报引起的严格安检导致产量骤减、雨雪冰冻天气带来的运输障碍等,均造成了市场的大幅波动。
在钢厂高炉大型化、焦炭优质化的压力下,进口煤尚无法完全替代,优质资源紧张还会延续。期间焦煤价格1900-1620元。得益于钢材出口大幅上升,在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形势下,铁水日产保持高位运行在223-242万吨之间。>>>2024年焦煤市场有哪些看点值得期待?一是,经济恢复活力,带动产业链趋强。
印度焦原煤洗选难度较大,设备落后,洗选后的精煤品质较低、2022-2023财年,印度炼焦原煤入洗 1396万吨,洗出量531万吨,洗出率38%,远低于50%,洗选效率较低,但印度规划未来五年粗钢产量从目前的1.36亿吨,提高到3亿吨,对焦煤需求有巨大的缺口。一方面是下游利润偏低,不愿为高库存占用资金,另一方面,对供应的担忧没那么严重。
预计2024年全年进口焦煤中位数约在1亿吨。根据SMM航运数据,印尼年进口焦煤1000万吨以上,且还会逐年增加,主要从澳大利亚和俄罗斯进口印度的强劲需求,使澳煤出口在失去中国市场后保持高位。
黑色系产业链全线低库存2023年,可以说,没有哪家电厂为煤炭库存发愁,而且电厂煤炭库存创历史新高。由于炼焦煤价格上涨,2023年11月印度钢铁企业增加了炼焦煤进口量。
当然,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将影响市场运行。出口钢材仍在呈现稳步上涨趋势。而澳煤由于执行0关税进口势头有望提升,但由于澳煤出口方向的改变,大幅增加增长也不现实。印尼是动力煤出口第一大国,但印尼的焦煤资源短缺,印尼焦煤主要依靠进口。
>>>分析认为:经济恢复有望企稳,多家钢铁行业预测粗钢产量持平或将小幅增长,钢铁消费提升的有助于煤焦市场强势运行。受焦煤不断涨价的影响,焦炭价格受到成本支撑,也是由于焦煤价格较高,焦炭利润常年低位运行。
随着周期性因素的筑底回升,宏观经济有望进一步向上修复,经济增长稳中向好。需求回暖带动CPI、PPI温和回升,出口有望处于修复周期。
一季度,三年疫情落下帷幕,一切尚未完全恢复,煤矿生产、钢铁需求、焦化生产都处于疫情后的起步阶段,市场表现平平。非正常因素频繁扰动2023年前1-11月,我国累计生产原煤42.2亿吨,同比增长2.9%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